华海、诺得围攻畅销糖尿病药!独家明星药涨234%,甘李等国产突围
近期,糖尿病药市场再掀波澜。浙江诺得药业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Ⅴ)和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Ⅵ)、杭州朱养心药业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Ⅵ)同日获批。今年以来,糖尿病药已有39个产品(159个品规)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糖尿病用药(化学药+生物药)在2024年Q
近期,糖尿病药市场再掀波澜。浙江诺得药业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Ⅴ)和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Ⅵ)、杭州朱养心药业的二甲双胍恩格列净片(Ⅵ)同日获批。今年以来,糖尿病药已有39个产品(159个品规)获批上市。米内网数据显示,糖尿病用药(化学药+生物药)在2024年Q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治疗药物,已成为1型、2型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的优选用药选择。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胰岛素过敏发生率虽有所降低,但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其治疗措施依然较为
发表在JACC的一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后,期高敏感性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显著降低,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随访1年时短暂增加后,随时间推移这种增加减弱。
错误的用药方式不仅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还可能引发危险的并发症。面对这些问题,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又称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或Lanois-Bensaude综合征,是少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864年由Brodie首次报道,1888年Madelung对已报道的病例进行了总结和探讨。该病好发于中年男性,年龄30~60岁,病因不明,通常认为与长期酗酒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血糖高和肠道有什么关系?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有没有发现,市面上的一些饮料,标着“0 糖 0 脂 0 卡”的宣传语,却还能喝出丝丝甜味,非常神奇。这背后的甜味剂,很有可能就是罗汉果的提取物——罗汉果甜苷。
其中,糖尿病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是冠心病、心梗、中风等动脉粥样性心血管疾病。而由糖尿病肾病所引发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则为次要致死原因……
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为提高市民对糖尿病的防控意识,科普控糖知识,助力健康生活,11月14日上午,齐医附属三院内分泌科联合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眼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专家,于住院综合楼一楼大
微量元素是在人体内存量极少、含量低于人体体重0.01% 的元素,如锌、铁、锰、铜、硒、铬、钴、钼、氟等。体内虽然仅有极少量的微量元素,但对人体的生命健康非常重要,其在激素、酶、核酸、维生素、能量等的代谢过程中均有参与,微量元素不平衡摄入或缺乏会引发机体生理功能
然而,入冬后,秦女士饮食发生改变,餐桌上的蔬菜减少,取而代之的是高脂肪菜系以及碳水化合物,这是咋回事呢?突然就不关注自己的病情了?
生地黄以其滋阴降火的功效著称。现代研究表明,生地黄含有的地黄素不仅能有效降低血糖,还能保护胰岛细胞功能。
有人总是问我:“主任,糖尿病打胰岛素,打到低血糖!不打就不行了。怎么办?”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老年糖尿病患者也不在少数。去年,我国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发布了《老年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指南》,今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足见对老年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糖目的。据统计,6个月不运动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身体健康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糖友们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滋阴润燥生地黄能够滋阴降火,补充津液,是治疗糖尿病的要药。糖尿病人多有阴虚症状,如口干、多饮、消瘦等,生地黄正好可以补充阴液。
2024年12月19日,Palatin宣布IIb期BREAKOUT研究取得阳性结果。顶线数据(topline data)显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DN)方面,bremelanotide表现出降低尿蛋白、稳定/改善肾功能、维持肾小球足细胞密度和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这个看似平凡的疾病,却悄悄潜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带来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那么,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呢?本文将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全球超过5.4亿人的健康造成了影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1.14亿,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且患者人数还在持续攀升。